当前位置:天津报讯网 -> 国内

新时代精神图景·董雅

发布时间:2023-11-24   来源:网络   阅读:2136

董雅的艺术历程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创作、展出、发表至今近40年,早期作品内容丰富,涉猎广泛,且以人物画为主。自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跟随著名山水画大家白雪石先生学习,确立了以山水作为主题的研习。30年中,董雅始终如苦行僧般的刻苦修炼,终于确立了独立的自我风貌。近年来,董雅在国内外的几次展览亮相,如同井喷一般,观者耳目一新,受到了业内人士高度评价。这充分证明:只有厚积薄发,方可大器晚成之理。

个人经历:

2002——2007年,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5——2015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2018年,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2——2021年,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参展经历:2015年,山东济南美术馆“异·境——董雅水墨展”;

2014年,中国国家画院“无限——四人作品展”;

2013年,北京798感叹号画廊水墨作品展;

                香港中央图书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50人展”;

2012年,天津美术馆“纸本艺术展”;

2008年,法国巴黎Galerie Impressions画廊水墨个展;

200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78三人行”画展;

1999年,获首届国际水墨大展优秀奖。

《险峰仙境》   69x69cm

董雅作画,先有笔墨而再取丘壑,厘定画面大势后,依势而泼墨,随机生发。率先铺陈浑沦苍润之气象,然后以渴笔勾勒,勾中见皴,皴中带染,形成笔墨密实而多层次的灰黑调子,而飞白处则如天光乍泄,澄澈而透明,在这里人们所领略的不仅是山水的叙事,更是笔墨的传奇。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艺术理论家

《荷塘月色》   69×69cm

品之上者,“随心所欲不逾矩”,是艺术的辩论法则,也是古今画家所孜孜以求的境界。近来观董雅老师的水墨新作,直觉的反应归结于两个词:其一,“气象万千”;其二,“率性挥洒”。

《待春归》   76×47cm  

谓之“气象万千”者,从创作立意,到表现载体,都有多种指向。个性语言特征与移景移情的表达之把握,形成了难以一览无余的视觉差异,令人无法不驻足于每一幅画面之前去体味不同的创作心路。

谓之“率性挥洒”者,董雅画中没有细节的拘泥,没有刻意的做作,有的只是笔随心意的自由挥洒。如果了解董雅个性气质的朋友,一定会生出“画如其人”的感觉。作画之人,有“胸有成竹”一说,亦或有“胸无成竹”者,于尽情挥洒之中喧泄性情。我忖度,董雅更多的当属后者。  

《待春归》   76×47cm

“气象万千”也好,“率性挥洒”也罢,其中都能显现出董雅老师个性中近乎儿童般的纯真,这恰是他秉持和追求的一种自由的创作态度。然而,仅有“随心所欲”远远不够,只放不收,只会失之于气散,故又有“不逾矩”的要求。缺失了造型艺术规律的“矩”,很难获得真正的自由,还需要大胆落笔,小心收拾,才能凝神聚气。诚如是,细品董雅老师的作品,率性挥洒的表象之下,亦有严谨的法度。势与气,放与收的节奏把握,构成了其作品审美的完整性。体悟董雅老师的艺术心路,我们能够学习到好多东西。

——姜陆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

《岁月有痕》   76×47cm

董雅先后进行过多种艺术与设计方面的实践,其创作思想具有“无界”的艺术旨趣,他在不同画种,不同内容的创作践行中,游离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的界定。秉承着自我自由的创新精神。“法随形变,像随情生”,他的每一幅水墨作品都是在不同心境下,来用不同的手法创造,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渲泄,绝对没有僵固、程式化的所谓风格,其所创作出的画面异境,都具有沁人心脾和动人心魄的美感,这在当代中国画家中是少见的。

——刘溪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远古回声》   76×47cm

董雅的水墨画秉承了中国画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艺术标准,给人们展现了一个表达精神与灵魂的艺术空间。董雅的水墨作品,山水的叙事与心灵的表达浑为一体,有着诗一般的意境,音乐般的墨彩流变,让人感觉到一种“宗教情绪”的存在。深层文化心理与当代审美意象的结合,现实场景与幻象空间的叠加,所生景象更是妙合天趣,古雅清新。泉出山而任势,有意无意之间,刻划出灵仙微妙之极境。同时你会发现,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唯一的,具有不可复制性,而最具独到之处就是每一幅作品,又都可以任意拆分为相互独立的多幅作品。欣赏董雅的水墨作品,要有情绪作背景。

《梦中梦》   68×34cm

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观董雅的水墨画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心得。这恰恰道出董雅作品精妙之处。董雅几十年的水墨历程,所形成了独具匠心、自开宗门的大美术风貌,正是其作品的价值所在。

——墨澜著名文艺评论家

《初冬》   68x34cm

“董雅在艺术创作与教学工作中成就卓著,但能突然的集中见到这么多近年来新创作的彩墨佳作,这是料所未及的,让我吃惊的”。“特别是董雅的‘四连通景’创新作品,气势开阔宏大,色彩丰富,虚实相济,用笔刚柔协调有力,画面独特新奇。特别是更适应作为现代建筑环境空间关系的布局。这无疑是当代中国画在形式结构和装裱设计方面的重大变革”。

《晨曦》   140X70cm

“董雅的作品成就,归功于他忘我勤奋的努力,特别是他长期重视深入生活,从事艰苦的艺术实践,以及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深刻理解及广泛的艺术修养及纯熟的表现技巧”。

——袁运甫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薄云青纱》   67x56cm

董雅的造境取山水之大势,力避繁琐,不究细节,近于原型又超越原型。尤其山体坡石,作适度的抽象处理后,与墨色交错运动,带动画面升腾至“恍然有象”的超然境界。

《八月》   180×60cm

董雅先生是教授,是尽职尽责的教师,也是出色的水墨画家。做教师他兢兢业业,桃李众多,做画家他勤勤恳恳,厚积薄发。先生曾出版过众多教材、著作、画集。其人生宗旨为勤勤恳恳工作,实实在在做人。因此在董雅先生的作品中总是透露出对自然的深情与人生感悟,无论是花香鸟语或是静水流深,都是其心态真切的独白,如同其本人——质朴、率真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刘启明博士